- 作者:趙會敏 文 大學生記者團 圖
- 時間:2024-09-11
- 來源:教務處
深耕“五育并舉”,厚植勞動情懷。為更好開發勞動課程資源,扎實開展學校勞動實踐活動,進一步落實好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學生勞動教育的指示精神,自2024年暑期以來,我校充分利用現有的教育教學資源,持續組織學生深入田間地頭進行勞動實踐。9月8日,我校分批組織學生赴2個河南省首批勞動教育實踐基地開展實踐活動。旨在通過豐富的勞動教育實踐活動,培養學生熱愛勞動、尊重普通勞動者、珍惜勞動成果的良好品行,形成正確的勞動觀,促進勞動教育實現知行合一。
?
滎陽市那滋味生態農場勞動教育實踐基地
?
普羅稻草人農場勞動教育實踐基地
前期,學校聯合實踐基地制定詳細的勞動實踐活動方案和講義,結合學生身心健康狀況,合理安排勞動時長和強度,精心設計“農耕農事活動體驗、田園農產品采摘、手工藝品制作及傳統地方美食制作”等多樣化活動內容,確保每位學生都能在活動中體驗勞動、感受勞動,以知促行、以行促知,勞有所獲、勞有所感。
9月8日上午,我校帶隊老師和工作人員,組織參與活動的學生有序出發,分批前往位于滎陽和中牟的河南省勞動教育實踐基地。 ?
?
?
前往勞動體驗現場
親身體驗農活 “用雙手采摘幸福的果實”
圍繞“中國農耕文化和農事活動體驗”主題,我校學子先后參觀了瓜果種植區、有機蔬菜溫室及冷棚、玉米花生農田基地,認真聆聽指導老師關于農作物種子選取、生長環境、病蟲害預防、收割技巧等方面的講解。并在老師指導下,分組有序開展采摘瓜果、拔花生、收玉米等一系列農田活動。
1
1
智能工程學院學生張同同在親身勞作的過程中,發出感嘆:“勞動并不是那么輕松的。種苗、除草、澆水、施肥等耕種的一系列環節,每一個步驟都需要用心去做,才能種植出綠色、健康的農作物?!?/font>
?
1
1
通過體驗農事活動,培養了學生吃苦耐勞的優秀品質,使其感受到勞動者的不易,同時增長了相關的農業種植知識和技能。
1
1
編竹筐學扎染 “感受傳統技藝浸潤心田”
在“手工藝品制作”環節,學生學習了手工竹筐編織和扎染的相關理論知識,了解編織材料的種類及特性、扎染的流程與原理,結合指導老師的技巧講解,親自動手操作,設計并完成個人作品。
智能工程學院23級智造本1班韓海濤同學說到:“快節奏時代,我們使用的物品都是機器制作好的,很少會做手工制品,這次手工制作教育,讓我對手機之外的事情產生興趣,不再執著于當低頭族?;氐綄W校后,我將在學習知識上,付出更多耐心與時間,穩扎穩打,走好大學每一步?!?/font>
手工編織及扎染手工活動的開展,不僅傳承了中華民族傳統文化,而且培養了學生耐心、認真的品格及創新思維。
學做傳統美食 “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”
在“傳統地方美食制作”活動中,學生們熱情高漲、躍躍欲試。在廚師的講解下,了解了燴面、胡辣湯等美食文化背景,并初步掌握了食材準備與搭配、制作方法和技巧。大家分工合作,秩序井然地完成了燴面、胡辣湯的美食制作。
學習制作河南燴面
學習制作胡辣湯
會計學院王欣雨同學講到,在廚藝老師的指導下,她學會了簡單的烹飪技巧,感受到了烹飪的樂趣。通過團隊合作,她們做出了一道道美味的菜肴。她深刻體會了“粒粒皆辛苦”的內涵,會時刻提醒自己“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,一絲一縷恒念物力維艱”,爭做懂節儉、惜糧食的新時代大學生。
河南美食文化博大精深,通過當地傳統美食制作活動,讓學生在學習傳統的家鄉美食文化的同時,培養了珍惜糧食、厲行節約的傳統美德。
我校積極組織學生參加一系列勞動實踐教育活動,將課堂從校園教室搬到了田間地頭,讓學生變身“農夫”“手工藝人”“廚師”等角色,提高其實踐能力的同時,將勞動教育植入學生心田,為學生健康成長注入新活力。
我校學子在實踐中“聽變化、探真知、長本領”,用腳步丈量祖國大地,用眼睛發現鄉村巨變,用耳朵傾聽群眾心聲,用內心感應時代脈搏,進一步培養了家國情懷和社會責任感。未來,學校將持續深化勞動教育形式和內容,以立德樹人為根本、以“五育并舉”為抓手,構建實踐育人大課堂,為學生成長成才賦能。
?
學生分享勞動隨感
23財管本2班 王欣雨
在這個陽光明媚的日子里,我們會計學院來到了那滋味生態園場,開展了一場別開生面的勞動實踐。這次實踐活動讓我深刻體會到了勞動的樂趣和意義。
首先,我們跟隨教官來到了玉米地,開始了掰玉米的比賽。置身于金黃的玉米地中,我們仿佛成了大自然的搬運工。雖然過程中有些辛苦,但當我們掰下一顆顆飽滿的玉米時,內心的喜悅難以言表。這次掰玉米的經歷,讓我明白了糧食的來之不易,更加珍惜每一粒糧食。
接著,我們來到了葡萄園,體驗了摘葡萄的樂趣。一串串晶瑩剔透的葡萄掛滿枝頭,讓人垂涎欲滴。在教官的指導下,我們學會了如何挑選成熟的葡萄。摘葡萄的過程,讓我們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饋贈,也鍛煉了我們的耐心和細心。
在抓雞比賽環節,我們勇敢地與雞群展開了一場“追逐戰”。雖然過程中有些狼狽,但當我們成功抓住雞時,成就感油然而生。這次比賽讓我們明白了團隊合作的重要性,也鍛煉了我們的勇氣和毅力。
我們舉行了炒菜比賽。在教官的指導下,我們學會了簡單的烹飪技巧。大家齊心協力,做出了一道道美味的菜肴。這次比賽讓我們感受到了烹飪的樂趣,也提高了我們的生活自理能力。
我們動手做了毽子。在制作過程中,我們學會了如何將簡單的材料變成有趣的玩具??粗约河H手制作的毽子,我們成就感滿滿。
這次勞動實踐讓我深刻體會到了勞動的價值,磨練了我們的意志,增強了我們的團隊凝聚力。在今后的學習和生活中,我會更加珍惜勞動成果,在自己的成長道路上變得更加堅強和勇敢。
23會計本4班 陳思源
本次勞動實踐旨在通過一系列農事活動體驗,加深對農業生產的認知,培養勞動意識,體驗農耕文化的魅力,同時增強團隊協作能力和動手能力。
初入田間,我們親手采摘了新鮮的蔬菜,感受了從土壤到餐桌的全過程。隨后的廚藝體驗中,大家分工合作,將采摘的蔬菜變成了一道道美味佳肴,不僅品嘗到了勞動的成果,更體會到了團隊合作的樂趣。
在專業教練的指導下,我們學習了各種農具的使用方法,也親自體驗了農具的使用如耙子,親身體驗了耕地、平整土地的過程。農具的重量與操作技巧讓我們對農民的辛勞有了更深地體會,也讓我們對現代農業科技的發展有了新的認識。
漫步葡萄園、親手采摘葡萄、手工制作毽子、這些過程中,我們不僅體會了豐收的喜悅還重溫了兒時單純的快樂。
石磨,這一古老的工具,讓我們體驗了傳統磨面的工藝。親手推磨,感受谷物在石磨間慢慢變成面粉的過程,不僅體驗了勞動的艱辛,還深入了解了五谷的種類及其在農業中的重要地位,更感受到了傳統工藝的魅力。
本次的勞動實踐,讓我們深刻體會到“一分耕耘,一分收獲”的真諦。從田間到餐桌,從認知到體驗,每一步都讓我們對農業、對生活有了更深刻地理解。這次實踐對我們來說不僅豐富知識,更培養了勞動精神,是一次難得的學習與成長經歷。通過這次綜合體驗,我們學會了珍惜食物,理解了農民的辛勤付出,更懂得了團隊協作與動手實踐的重要性。